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臺灣文學的研究與轉譯
Research and Reculturation of Taiwan Literature 
開課學期
107-2 
授課對象
學程  臺灣研究學程  
授課教師
張俐璇 
課號
TwLit7123 
課程識別碼
145 M117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四6,7,8(13:20~16:20) 
上課地點
國青324 
備註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2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72TwLit7123_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2018年3月,行政院通過文化部擬具的「文化內容策進院設置條例」草案,文化部公告四年期的「臺灣行卷:博物館示範計畫」,推動開放資料(open data)應用;9月,國立故宮博物院在典藏系統的基礎上,開放「群眾詮釋」,標籤(tagging)文物,共寫歷史;10月,國立臺灣文學館發表文學品牌「拾藏:台灣文學物語」,藉此活化館藏,推動文學近用(access)。
在此「時事」脈絡下,作為台灣文學研究者,如何利用既有典藏與研究資源,結合數位媒介,進行轉譯敘事,是為本課程的關懷。亦即,這是台灣文學研究走出學院,貼近社會的一個嘗試,試圖將台灣文學的思考、訓練與研究成果,以論文之外的方式呈現。 

課程目標
本課程概分兩單元,其一是老師指定閱讀的葉石濤、楊千鶴、楊逵三位作家的研究與轉譯;其二為配合國立臺灣文學館「數位遊戲腳本徵選」的討論,由同學自選吳瀛濤、林海音、葉笛、三毛等相關資料,進行「文學研究」與「文物轉譯」。
 
課程要求
一、各週需事先閱讀文學文本或期刊史料,並於上課前兩天撰寫500~1000字的「閱讀筆記」上傳至CEIBA,為平時作業成績。
二、每位同學需參與課堂導讀,摘要重點與歸納討論問題;報告大綱以A4二頁為度,於上課前一天上傳至CEIBA。
三、期末轉譯寫作,請由本課程七位作家相關議題延伸發揮,呈現方式有二:
1. 台灣文學數位遊戲腳本設計
2. 《幼獅文藝》「永不過刊」撰文(1600-1800字)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 備註: email預約 
指定閱讀
待補 
參考書目
Ben Blatt、林凱雄譯《文學大數據》(台北:創意市集,2018)。
Stephen E. Weil、張譽騰譯《博物館重要的事》(台北:五觀出版社,2015)。
王珮穎《戰後台灣小說的轉型正義實踐》(台南:成大台文系碩士論文,2016)。
文訊394-398期「穿越時光見到你」專題。
米果《朝顏時光》(台北:皇冠出版社,2008)。
佐佐木俊尚、郭菀琪譯《CURATION策展的時代:「串聯」的資訊革命已經開始!》(台北:經濟新潮社,2012)。
何敬堯、楊双子、陳又津、瀟湘神、盛浩偉《華麗島軼聞:鍵》(台北:九歌出版社,2017)。
吳易蓁著,廖佩慈繪《愛唱歌的小熊》(台北:玉山社,2017)。
吳易蓁著,謝璧卉繪《說好不要哭》(台北:玉山社,2018)。
李時雍等著《百年降生:1900-2000臺灣文學故事》(台北:聯經出版公司,2018)。
東浩紀,黃錦容譯《遊戲性寫實主義的誕生:動物化後的後現代2》(台北:唐山出版社,2015)。
東浩紀,褚炫初譯《動物化的後現代:御宅族如何影響日本社會》(台北:大藝出版,2012)。
柯宗明《陳澄波密碼》(台北:遠流出版社,2018)。
國立臺灣文學館編印《台灣文學館通訊》57期「文學數位,擴增、虛擬你的視界」(2017年12月)。
國立臺灣文學館編印《台灣文學館通訊》59期「文化平權專題——文化近用.自信飛舞」(2018年6月)。
張俐璇〈林梵走後〉《印刻文學生活誌》185期「作家也是從文青開始」專輯(2019年1月),頁71-77。
張俐璇〈臺灣文學文本轉換為數位學習內容的案例分析〉《數位學習科技期刊》7卷2期(2015年4月),頁31-52。
張婉真《當代博物館展覽的敘事轉向》(台北:遠流出版社,2014)。
陳正雄編,洪福田繪,《浪漫之心:葉石濤文學地景作品選集》(台南:台南市政府文化局,2017)。
曾信傑、顏上晴、Suzanne Keene編《博物館藏品近用與利用》(高雄: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,2014)。
黃崇凱《文藝春秋》(台北:衛城出版,2017)。
楊千鶴,張良澤、林智美譯《人生的三稜鏡》(台北:前衛出版社,1995)。
楊千鶴《花開時節》(台北:南天書局,2001)。
楊双子《花開時節》(台北:奇異果文創,2017)。
楊双子《花開少女華麗島》(台北:九歌出版社,2018)。
楊逵《綠島家書》(台北:大塊文化,2016)。
楊翠《永不放棄:楊逵的抵抗、勞動與寫作》(台北:蔚藍文化,2016)。
葉石濤《一個台灣老朽作家的五〇年代》(台北:前衛出版社,1991)。
蔡盛琦〈1950年代圖書查禁之研究〉《國史館館刊》26期(2010年12月),頁75-130。
國立臺灣文學館「台灣文學網—數位學習區」https://tln.nmtl.gov.tw/ch/m11/nmtl_w1_m11_l_1.aspx
拾藏:台灣文學物語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mtltrans2018/
https://vocus.cc/user/@nmtltrans?page=1&tab=new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21  課程導論 
第2週
2/28  和平紀念日 
第3週
3/07  葉石濤(1925-2008)文學研究 
第4週
3/14  國立臺灣文學館藏品「葉石濤的藤椅」與數位遊戲腳本寫作 
第5週
3/21  楊千鶴(1921-2011)文學研究 
第6週
3/28  演講:讓文物說話——虛實整合的知識架構與多故事線腳本寫作
講師:張俊彥老師(開放文化基金會「藝術人文開放網絡」專案主持人)
助教:江智方老師(指揮家/多線式互動腳本技術專家) 
第7週
4/04  兒童節 
第8週
4/11  國立臺灣文學館藏品「楊千鶴手稿」轉譯寫作 
第9週
4/18  楊逵(1905-1985)文學研究 
第10週
4/25  國立臺灣文學館藏品「新生筆記簿」轉譯寫作 
第11週
5/02  吳瀛濤(1916-1971)文學和他的門牌 
第12週
5/09  林海音(1918-2001)文學與純文學公司章 
第13週
5/16  葉笛(1931-2006)和他的吉他  
第14週
5/23  三毛(1943-1991)文學和她的盤子與車牌  
第15週
5/30  徵選腳本寫作討論 
第16週
6/06  期末轉譯寫作討論 
第17週
6/13  發表與討論 / 林信志老師評選(台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系) 
第18週
6/20  提交修訂腳本or「永不過刊」撰文(1600-1800字)